作者:海森温泉设计院 发布时间:2024-03-29 阅读量:0
2024年的春节,文旅市场一片火爆、数据喜人,很多温泉旅游项目也是人头攒动、酒店满房。从数据来看,大部分温泉项目的接待人数和营收相比2023年同期有所增加,但还是没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。
节后,当大家撸起袖子铆足劲,准备继续奋战2024年的时候,春节后的1个多月,市场反应给了大家一个闷棍,市场好像进入了一个冰封期。
笔者电话调研了12个省50多个温泉项目,截止目前,2024年春节后的数据和2023年同比,接待人数和营收大幅下滑20%-60%。业内外人士都在深刻分析问题,思考解决办法和方案。
二、面临的问题
温泉旅游项目,除了面临大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的深刻变化外,还有自身行业的特有问题。
1、商业模式(产品)同质化。现在的温泉旅游项目大部分是客房+餐饮+温泉+会议模式,20多年来基本没有创新,都是在吃园林景观设计的饭,比拼池子多少和现地景观设计以及营建效果。没有在新的商业模式上创新,也没能在温泉本质上挖掘、绿色低碳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实践。温泉区除了不同的温泉池,简单的茶水供应,休息区配套内容也少,消费者在温泉区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2小时左右,很难拉动二次消费。
2、市场同质化。温泉项目的市场定位都是中高端客群,是社会的中产阶级。三年疫情,加上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低迷,中产阶级收入下滑,消费预算削减等因素影响;其次,企业因为经济形势的影响,同样减少会议预算。最终,造成温泉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,而且这个局面短期内不会缓解。
3、认知同质化。由于缺乏权威部门或名人正确宣传温泉基本知识,如温泉的定义、分类、不同泉质的适应症、正确的温泉泡浴方式等,导致消费者接受温泉的知识混乱。前期温泉企业过度宣传温泉的疗效,引起消费者投诉,以致市场监管部门矫枉过正,不让温泉旅游企业宣传温泉的辅助疗效;再加上市场上一些假温泉的充斥,劣币驱逐良币,导致消费者对温泉的认知简单模糊,把温泉等同于热水,而且认为卫生情况堪忧。
4、成本攀升。温泉水的成本、人力成本、能耗成本、营销推广成本等等都在快速攀升。温泉水从几元一吨飙升到几十元一吨;人均工资从二三千上升到五六千;能耗占比不断提高,环保低碳要求越来越严;营销越来越难,流量被平台锁死,佣金越来越高,不能参与规则的制定和议价。
5、设施设备陈旧。大部分温泉项目开业在15年左右,没有进行过必要的翻新改造,加上疫情期间很多温泉项目做过隔离酒店,就目前来看,温泉项目的设施设备都比较陈旧。
6、服务质量下降。疫情影响,加上人力成本的攀升,导致温泉项目最大限度压缩人员编制。缺人、更缺有经验的人,再叠加设施设备陈旧的因素,导致温泉项目的服务质量严重下降。
7、孤岛效应日益凸显。温泉项目以单体为主,而且位置偏远,缺乏高端、专业的人才,导致理念滞后,数字化水平低,孤岛效应越来越明显,不管是在人才、产品研发、市场、管理、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日渐封闭的趋势。
8、驱动力消失。温泉旅游项目之前的高歌猛进,主要是政府和地产的驱动。新形势下,政府投资收缩,地产模式失效,没有新的驱动力衔接转换,再加上温泉项目的上级公司(大部分是地产集团公司)不断抽走有限的现金流,让温泉项目的经营异常困难。
温泉旅游是有前景的赛道,和文旅、大健康、养老等产业都能很好切合,但不是坐等机会的到来,也需要积极寻求出路。
1.引入新投资。
1)变现止损。有不少温泉项目很难熬过这几年的低谷,持续亏损经营,成为巨大的负担和包袱。舍弃沉没成本,重新盘点资产和估值,以一个合理的价位变现。机会点在于目前有机构在布局连锁度假、康养旅游和旅居养老,这些机构有创新模式和能力、有资本和市场。
2)升级改造。产品翻新、增加新业态新产品、节能降耗、数字化等,需要增加投资。通过引入新的资金和设备投入,丰富产品结构和业态,提升原有的设施设备运行质量,提升智能化、数字化和服务软实力,最终提升自身的产品力和竞争力。
2.找准新定位
1)区域头部项目平台化。区域性的头部温泉项目出现了明显的虹吸效应,这些项目不断创新业态,不断叠加产品,成为旅游度假目的地和综合体。这样的项目不断虹吸着区域内的市场、人才和产业资源,形成一个平台。随着接待人数的不断上升,将会虹吸更多跨界资源和产品,成为一个共生的生态平台。
2)中腰部项目做减法。比如减少温泉池数量,以减少温水的用量,减少温泉水的浪费和成本,适度用量以保障温泉水品质和卫生,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;减去人效、坪效低甚至亏损项目,把空间释放给其它业态和专业团队;能源托管,把老大难的高能耗问题托管给专业机构,节能减碳,降低能耗开支的同时,提升企业在环保和智慧能源的形象,拉进和消费者的距离。减法还有很多,总之,通过做减法,变成一个小而美的项目。
3)尾部项目被整合。如果没有整合别人能力,那就发挥自身价值,让别人整合自己。做高性价比产品,向下兼容市场,以量取胜。